台媒稱,兩岸僵局下,台當局在11月將再麵臨重大考驗。
據台灣《旺報》7月23日報道,麵對美國把中國大陸當成主要對手,在美國地位相對真空的區域,大陸正鉚足勁經營。11月大陸將與南太平洋島國舉辦中國-南太平洋島國峰會,台當局在南太平洋地區共有6個“邦交國”;接著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將於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中國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台當局在中南美與加勒比海地區有10個“邦交國”。台當局所謂“邦交”處境在11月恐全麵拉響警報。
報道稱,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彼得ⷥ姥𐼧奉透露,在今年11月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之前,中國大陸和南太平洋島國將先在東道主巴布亞新幾內亞首都莫爾茲比港舉行峰會。
巴布亞新幾內亞駐華大使克裏斯托弗ⷦⅧ𐍦ᨧ亯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讓許多南太平洋國家不滿,因為這些地勢不高的島國必須直麵海平麵上升的威脅。在美國退出以後,中國大陸逐漸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力量,這也是為什麽很多太平洋島國願意靠近中國大陸的原因之一。
報道指出,與此同時,民進黨上台後,大陸就與台灣在南太平洋的“邦交國”私下密集接觸,台灣目前在此地區有6個“邦交國”。大陸涉台人士說,今年APEC峰會與中國-南太島國峰會都將於巴布亞新幾內亞舉行,大陸就是做足準備,一旦民進黨當局挑釁,隨時可下手。
報道稱,之後則是G20峰會在阿根廷登場,對台灣目前搖搖欲墜的中南美與加勒比海地區10個“邦交國”來說,無異雪上加霜。
近期還有中非合作論壇首次北京峰會於9月舉行。
報道稱,台灣在非洲的“邦交國”僅剩斯威士蘭。台灣當局外事部門已強調,斯威士蘭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收到中非合作論壇邀請函,且斯威士蘭也明確向台當局表示,不會參加中非合作論壇。
另據台灣中時電子報7月23日報道,兩岸僵局下,台當局“邦交”在11月將再麵臨重大考驗?不管是拉美或南太地區,都是台灣“邦交國”聚集地。學者認為,中南美國家都想賣農產品給大陸,須留意台當局“邦交國”與大陸的互動,但這未必是大陸在針對台灣,而是著眼整個全球外交布局。
報道稱,國民黨智庫召集人林鬱方表示,目前南太“邦交國”局麵相對穩定,因為美澳攜手對大陸產生抗衡作用,另外如帕勞在財政、外交與軍事許多層麵依賴美國,美國不會讓大陸與帕勞建交,該區域暫時不會有太大變化。
林鬱方指出,但是在拉丁美洲,如巴拉圭、海地、洪都拉斯等國,比起南太各國,它們更有想跟大陸做生意的動機,如巴拉圭的大豆就是重要的農產項目;大陸減少進口美國農產品時,就有改跟拉美采購的可能性。
林鬱方推測,蔡英文上台以來台灣已失去4個“邦交國”,對大陸而言,已經某種程度達到警告“獨派”目的,大陸目前不急著跟誰建交,而是持續觀望,但若經營充分,當兩岸局勢再變化,大陸想出手時,就能較易再找一個國家建交。
責任編輯:霍宇昂
"4月CPI增2.8% 加息預期節節走強 [阅读]
齊驥:各地應抓緊製定落實新政實施細則 [阅读]
個稅起征點暫不調整 專家稱稅改方案今年難出台 [阅读]
中國投巨資整治土地 三年可新增耕地1000萬畝 [阅读]
首個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待出爐 預計覆蓋陝甘寧 [阅读]
PMI反映經濟增長速度依然穩固 [阅读]
中國經濟進入新一輪上升期 [阅读]
外匯占款增長迅猛 流動性回籠壓力較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