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結腸炎怎麽辦(結腸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結腸炎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結腸炎疾病。它可以由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原生動物和其他生物引起。除此之外,過敏反應和理化因素也會導致人體出現結腸炎症狀。根據結腸炎的病因,可分為特異性炎症性病變和非特異性炎症性病變。前者指感染性結腸炎、缺血性結腸炎、偽膜性結腸炎,後者主要指潰瘍性結腸炎。
一、結腸炎的症狀
結腸炎的主要症狀是腹瀉、腹痛、粘液便和血便、便秘、大便失禁、消瘦和乏力等。輕度結腸炎患者通常會出現血便,少則一天三四次,多則一天十多次。此外,結腸炎患者的腹痛也不容忽視。一般來說,結腸炎患者有輕至中度的左下腹痛,嚴重時會累及整個腹部,排便後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二、結腸炎的治療
1.一般療法
結腸炎患者要注意休息,防止過度勞累。同時要多吃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低脂、低殘留的食物也是結腸炎患者的最佳選擇。對於先天性巨結腸和腸瘺的危重患者,必要時可給予全胃腸外營養。
2.藥物
氨基水楊酸(SASP)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適用於治療輕中度結腸炎,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使用上述兩種藥物治療的結腸炎患者,應每三個月檢查一次肝功能和腎功能,以防用藥期間發生意外。此外,潑尼鬆作為一種常用的糖皮質激素,是抑製急性活動性結腸炎的有效藥物之一。
3.外科療法
結腸炎患者如果出現大出血、穿孔或進行性加重,應及時進行急診手術。當強化藥物治療未能完全控製症狀,或患者對激素和硫唑嘌呤有長期依賴時,也需要酌情手術治療。
結腸炎通常難以治愈,反複發作。在我國,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率逐漸增加,已成為對人們健康的巨大威脅。結腸炎病程長,有轉化為結腸癌的風險。在疾病發現之初就應該及時就醫,防止病情惡化。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