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在哪(春秋時期在陝西建都的二十四個國家詳解,看看你老家有幾個)
秦國:周孝王時,秦先祖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王封為附庸。公元前821年,秦莊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再次賜以秦(天水),即大駱之族所居的犬丘(天水)之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殺,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賞識。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又被賜封歧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秦穆公時先後滅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個國家,開辟國土千餘裏並穩定大後方以後,才奠定了其作為春秋四大國的基礎。戰國初魏國連年進攻秦國,奪取了河西之地,秦國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秦孝公時,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秦國因此與日俱強,逐漸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於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間滅掉六國,建立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王朝——秦朝。
鄭國: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友於鄭(今陝西華縣東),是為鄭桓公。周幽王時,身為周王室司徒的鄭桓公,看到西周行將滅亡,就在太史伯的建議下,將財產、部族、宗族連同商人遷移到東虢(gu㳯)和鄶之間(今河南嵩山以東地區)。
翟國:上古時候,北方有翟國。翟國是遠古時黃帝的後裔建立 的,後為周朝的諸侯國。春秋時世居北地(今陝西省耀縣、富平一帶),後滅於晉。
崇國:古侯國,姒姓,最後一位崇君為崇侯虎,位在今陝西西安市戶縣一帶,崇國也是一個很古老的國家,前1051年被周文王所滅,並在此建都作豐鎬兩京。從史載紀年推算,古崇國建國應該在1200年以上。
程國:春秋時期程國位於渭水中遊以北的古渡渭陽(今陝西鹹陽渭城區),春秋早期被秦穆公吞滅。
杜國:古國,祁姓,始封君為杜伯,在今陝西西安東南。春秋初年,杜國為秦寧公所滅。
梁國:此梁國非戰國時期魏國別稱。周宣王封秦仲二兒子秦康為梁伯,封邑在夏陽梁山(今陝西省韓城市附近),定為梁國。梁伯好大喜功,經常在封邑內大興土木,修建宮室,搞得百姓怨聲載道,痛苦不堪。前641年亡於秦國,此梁國史書一般稱為東梁國,另春秋時期還有一南梁國,始封之君為周平王的兒子姬唐,地點是在今甘肅隴西一帶。
酆國:酆國本商崇侯虎之地,文王滅崇,改其地名為豐邑,周武王封其弟子於為酆侯。封地大概在在今陝西山陽縣。成王十九年,酆侯因好酒而醉亂迷逸,被成王廢黜絕國。
樊國:古國名,此處為姬姓樊國,另一贏姓樊國這裏不細表。西周時都於陝西長安縣東南。後東遷至太行之南, 黃河之北的陽邑(河南省濟源市西南),故曰" 陽樊"。樊國係周太王之子 虞仲的後代,《左傳ⷨ公二十九年》雲:"樊皮叛王"。樊皮即樊侯仲皮,是樊仲甫的後人。前 664年,周王命虢公討伐樊國,並把樊皮抓回京師。前635年, 周王將陽樊之地賜給晉國, 晉文公圍樊,樊人不服,後有感於樊人德行,才放樊人出城,樊國遂為晉國所有。
成國:史書又作郕、盛,互通,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始封君為 周文王之子叔武。史不載其世係與國君諡號。其封地具體位置有爭議,一說在陝西岐山縣一帶,一說成國本封於西周畿內,。春秋時改封於山東。
召國:召公奭為周室三公之一。周武王時,封同族人於東方為諸侯,召公奭受封於燕地,但他並未前往,由長子克前往就任,自己則留在鎬京(今陝西省長安縣)與周公旦、畢公高一起輔佐天子。其子孫世代繼為三公。因食邑在召(今陝西省岐山縣西南 ),故謂之召公。
毛國:周朝的一個諸侯國,伯爵爵位,國君為姬姓,建國者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的弟弟毛叔鄭,前516年亡於秦國,屬於畿內國。封地在今陝西岐山縣、扶風縣一帶 。
畢國:周朝分封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姬姓,伯爵。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後封十五弟姬高於畢(今陝西省鹹陽北),故稱為畢公高,畢公高在王室擔任要職。春秋中期,被西戎所滅,子孫散居各地,晉國的魏氏即其一支係。
芮國:西周、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 前11世紀,周武王把卿士芮伯良夫封在芮邑,位置在陝西省大荔縣朝邑鎮南方。並不能算是諸侯國。 周成王在位時正式建立芮國,國君被稱為芮伯,曾在周王室擔任司徒的職務。 前640年,秦穆公滅亡了芮國。
同國:春秋時期諸侯國,位於今陝西同州一帶。與芮國相臨。東周初年,被東進的大荔戎所滅。
小虢國:小虢國是西虢國東遷後殘存於西虢故地支庶一族建立的國家,都城位於桃虢城(今陝西省寶雞市東),前687年被秦武公所滅。
鄠國:又稱扈國,是上古有扈氏族人建立的方國,姒姓,因受封於扈(今陝西戶縣北二裏),故稱為扈國。從《春秋》記載可知,扈國為殷商要地。周代春秋時仍存。戰國時,再不見史籍記載而被提及。扈城也很可能被毀滅於列強之間相互吞並的戰爭之中。
韓國:此韓國非三家分晉後的韓國,是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國,開國君主是周成王的弟弟。疆域在今陝西省韓城市,一說山西河津東北。西周、春秋時期被晉國所滅。
褒國:以有褒氏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分封到今天 漢中市以北,建立了諸侯王國。享國時間悠久,曆經夏、商、周三朝,褒國的末代國君叫 褒珦,亦是 周幽王的大夫,因耿直直諫,得罪了昏庸的周幽王,被囚入牢獄。其子洪德為救其父,獻褒國美女褒姒於周幽王,以贖其父之罪,得複官爵。後隨著西周的滅亡而衰亡。現在在勉縣褒城鎮及漢台區河東店鎮有其遺址。
穆國:公爵,是西周、春秋時期在京畿的封國。
魚國:被發現於陝西省寶雞市茹家莊的黃土台塬上,這是一個在傳世文獻裏很少記載的神秘古國。正是因為茹家莊墓地的發掘而進入考古學家的視野。魚國的先人大概生活在巴蜀地區,屬於西南族群,後來遷徙越過秦嶺來到今寶雞南部的清薑河流域定居。魚國很大可能是與他們祖先的圖騰崇拜有關。
大荔戎國:東周初, 大荔戎沿洛河進入大荔縣境內滅掉同國,築王城(陝西省大荔縣東南),建大荔戎國,臣屬於晉國。秦厲公二十六年(公元前451年)秦伐大荔,在芮、同二國的基礎上設“臨晉縣”。
驪戎國:國都在今陝西臨潼東。據《史記ⷦ世家》載:“獻公五年伐驪戎,得驪姬。驪姬弟,俱愛幸之。”晉獻公五年,即公元前672年。晉獻公興師西進,驪戎男隻好忍痛割愛,把兩個女兒驪姬和她的妹妹獻給晉獻公求和。晉獻公看驪姬姐妹生得妖豔美麗,歡天喜地,立為夫人,設宴慶功。驪姬做了晉獻公夫人,生了個兒子叫奚齊,驪姬的妹妹生了個兒子叫卓子。驪姬受到國君寵愛,想害死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穩固自己的地位。驪姬乘申生為生母齊薑“祭於曲沃,歸福於絳”而晉獻公在田野狩獵的機會,悄悄給酒、肉裏放了毒藥。晉獻公召喚申生來見,把祭物倒在地上,地上立馬泛起土疙瘩(“墳”)。驪姬把肉扔給狗吃,狗吃了當下死了;把酒讓給小侍臣喝,小侍臣當下也死了。晉獻公怒火中燒,命令殺了太子的老師杜原款。申生逃奔新城,縊死在新城廟內。公子重耳逃往自己的采邑蒲(今山西隰縣),夷吾逃往自己的采邑屈(今山西吉縣),晉獻公驅逐了原有八個兒子,立驪姬生的兒子奚齊做了太子。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晉“驪姬之亂”。
麇國:麇即微、眉,其先祖來自於山東梁山。何光嶽《麇子國考》稱:麇、微、麋、眉(郿、湄),古音相通為一字。商王文丁時代,微仍很強盛,對殷威脅很大,曾經是稱霸的伯主,所以在甲骨文上稱“微伯”。殷不得不與微講和。到了商王廩辛,派小臣垟伐微,殷商戰勝了微,並俘獲了微的首領。微遭此打擊後,其一枝遷渭水中遊南岸,即今陝西眉縣境,依附於西周。可知微眉相通。《尚書ⷧ稪》所載西土八國,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參加周武王伐紂的“微”即眉也。但是,西周建國後,恐微國日趨強盛,於是周“征眉微”,“眉微至,獻帛”。之後,微被迫翻越秦嶺,遷居於漢江中上遊的錫穴,稱麇國。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