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赤峰市 >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力解AI時代的教育、就業、醫療與消費升級命題 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力解AI時代的教育、就業、醫療與消費升級命題

来源:膏腴貴遊網   作者:油尖旺区   时间:2025-07-05 05:21:02

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全國人大代表、董事長劉慶峰,圍繞AI時代的自主可控生態建設、人才培養、就業保障、民生剛需應用、科技溫度等相關議題,全方位建言高質量發展。

“2025年中國經濟最值得關注的是‘人工智能+’所帶來的新質生產力。”劉慶峰表示,人工智能技術正深度重構教育、就業、醫療等國計民生領域。對此,他提出一攬子建議,“希望盡量減少發展過程中的陣痛,讓人工智能建設美好世界的周期來得更快更好。”

教育是為未來社會培養公民,是國之大計。

人工智能技術正重塑人才核心素養,AI技能將成為未來公民必備能力。億歐智庫研究報告預測,2030年,中國AI領域的人才缺口預計高達400萬。《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培養具備AI素養的“新人類”,支撐科技自立自強與產業升級。全球競爭中,歐盟、美國已將AI通識教育納入基礎教育必修課,劉慶峰認為,我國需在“教、學、考、評、管”等多個維度協同發力,加速構建覆蓋全學段的AI教育體係。

首先是建議係統構建AI時代的人才畫像和培養體係,創新評價方法。

第一,刷新AI時代的能力素質模型,將AI能力納入新課標:梳理AI時代的能力素質模型,根據AI發展情況和教育強國的人才培養目標,適時修改新課標、調整新高考要求;明確跨學科思維、人機協作等核心素養培養框架;創新評價方法,在未來的各類人才選拔中,將現有閉卷紙筆考試權重比例設為70%,確保孩子掌握基本知識;開卷考試比例設為30%,評價孩子使用AI工具的創新能力;

第二,梳理全學段AI課程體係,增加AI通識課:梳理從中小學到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的全學段課程體係和教學大綱,升級知識體係,增加AI通識課,鼓勵頭部企業直供前沿資源;

第三,打造AI實驗實訓場景,出台AI實驗室建設標準:在基礎教育階段,結合新課標要求,出台中小學AI實驗室建設標準,深化職教與高教校企“AI產業學院”,開展全國性AI挑戰賽破解真實產業難題,強化學生應用能力。

但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人工智能應用建設主要依靠教育信息化經費的劃撥支持,生均經費有限且支出結構較傳統,難以支撐AI教學的開發和應用。劉慶峰關於教育的第二條建議是:優化生均經費支出結構,為“AI+教育”提供持續經費保障。

一是優化生均公用經費支出結構:通過政策引導,在生均公用經費支出裏提升AI投入比例,將“智能教師助手”“AI課程開發”等納入生均公用經費支持範圍;給學校自主權購買AI服務,鼓勵按應用成效付費;引入企業資源,支持學校開展AI教育和科研項目;

二是加大生均公用經費投入:結合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實際情況,提高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用於人工智能教育發展,以應對未來社會對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

三是推動教育AI應用和服務納入政府采購體係:將智能學習終端、智能教師助手、人工智能課程等教育領域AI產品和服務分階段納入《政府采購品目分類目錄》,建立動態品目分類體係,指導和支持教育單位規範、有序采購AI相關產品及服務,開展應用實踐。

就業是民生之本,人工智能重塑勞動力市場已成必然趨勢。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最新發布的《2025年未來就業報告》預測,未來五年內,全球職場將有22%的就業機會麵臨變革,新創造的工作崗位數量為1.7億個,而被替代的工作崗位數量為9,200萬個,就業機會淨增7,800萬個。

麵對AI可能引發的就業變革,劉慶峰建議,發展AI新崗位,完善AI失業保障,打造AI就業友好型社會。

第一,加強人工智能新職業的規劃與管理:推動AI新崗位的繁榮,係統性梳理AI時代產生的新崗位,強化崗位認證工作;鼓勵高校、職校緊跟趨勢,調整人才培養計劃和課程設置,科學指導職業生涯規劃;加強AI技能培訓,尤其要為低收入群體提供免費培訓機會;

第二,構建“就業監測-預警-響應”全鏈條監測機製:建立“AI就業動態監測平台”,在長三角、珠三角等製造業集聚區試點“失業風險預警係統”,並要求大規模部署AI的企業提交替代崗位數量、再就業方案等社會責任報告,確保技術應用與社會公平協同發展;

第三,設置6至12個月的失業緩衝期,試點“AI失業保障專項保險”:采取“政府主導投保+商業機構運作”模式,為最易被AI衝擊的崗位建立專項保障基金;引導保險機構開發商業AI失業保險產品,為全社會提供更豐富的失業保障產品選擇。

在另一個重要的民生問題——醫療領域,大模型技術在醫療臨床、服務、管理等場景應用廣泛,專業要求高、技術落地快。劉慶峰指出,醫療健康行業具有嚴肅性,而我國目前仍缺乏“AI+醫療”的係統性標準規範,麵臨數據安全、醫學專業性及倫理風險等問題。

基於此,劉慶峰建議係統性構建“AI+醫療”標準規範,推動行業良性健康發展:製定醫療健康行業大模型應用技術標準與測試規範,注重大模型技術創新的臨床實踐價值檢驗,確定權威第三方評測機構和信息公布機製,選定有條件的區域和科技企業先行先試,製定行業標準和測試規範。

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上,AI智能終端正走入千家萬戶,不僅提振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也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劉慶峰認為,當前基於AI的消費類產品覆蓋麵正不斷擴大,覆蓋教育、辦公、跨境交流、家庭陪伴等多個領域,但目前針對AI智能終端的補貼政策相對滯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對AI智能終端覆蓋度不夠,部分品類限價補貼6000元以下產品,製約了AI智能終端的普及和產業升級。

為此,他建議,優化和豐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將包括家庭、AI學習機等在內的AI智能終端全麵納入補貼範疇,合理設置補貼限價,使其享受與家電同等的補貼。

标签:

责任编辑:湘潭市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全网热点